
目錄
一、引言 1
二、學生發展質量 2
三、教育教學質量 11
四、國際合作質量 18
五、服務貢獻質量 18
六、政策落實質量 20
七、挑戰與展望 26
八、附表 28
表目錄
表 2-1 2022 年各招生類別情況匯總表 2
表 2-2 2022 屆畢業生面向產業占比 3
表 2-3 2022 屆畢業生薪資區間分布 4
表 2-4 獎學金發放情況統計表 9
表 5-1 2022 年畢業生就業地域分布 18
表 5-2 2022屆畢業生對主要行業的人才貢獻比例 19
表 5-3 2022 屆畢業生對本地區的人才貢獻 19
表 5-4 2022 屆畢業生對不同類型企業的人才貢獻率 19
表6-1 黨員發展情況對比表 20
圖目錄
圖 2-1 2022 年各招生類別錄取數所占百分比 2
圖 2-2 2022 屆畢業生面向產業占比圖 3
圖 2-3 2022 屆畢業生薪資區間占比 4
圖 2-4 學院和學生志愿者獲疫情防控工作表彰 6
圖2-5 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11
圖2-6:通訊實訓室設備(樣板) 13
圖2-7:19級護理專業學生護士證書(抽樣) 14
圖3-1:在校生各項滿意度占比圖 17
案例目錄
案例 2-1疫情防控工作獲表彰 5
案例2-2 院領導嚴抓教輔隊伍培訓 8
案例3-1實習單位表彰表現突出實習生 11
案例3-2:醫學院組織開展第二屆護理技能大賽 12
案例3-3:學院團委承辦“清廉建設進學校 迎接黨的二十大”青春歌會活動 14
案例3-4:學院學子獲評國家級“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15
案例6-1:“將《紅色傳奇》進行到底”系列活動 22
案例6-2:學院組織教師參加自治區人社廳SYB培訓 24
一、引言
廣西科技職業學院于2008年設立并開始建設,2010年秋季正式對外招生。學院坐落在中國—東盟南寧空港經濟區—廣西首府半小時經濟圈內。學院按照“新科技、新理念、新知識、新戰略”的發展思路,以“科技引領發展,創業鑄就未來”辦學理念,確立建設創業大學的辦學目標定位,建設成為集科教、科技、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應用型高等職業學院,以適應社會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學院占地規劃面積826畝,校園環境優美,景色宜人。學院目前開設有護理、藥學、中醫康復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商務、建設工程管理、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大數據技術、現代通信技術、智能互聯網絡技術、國際金融、大數據與會計、工商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現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藝術設計、人力資源管理等20個專業,其中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獲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批準為“廣西民辦高校第一批重點專業建設項目”,彰顯了學院的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

二、學生發展質量
(一)各類招生情況
1. 2022 年招生總體情況
2022年學院在自治區專科層次招生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專科總計劃2714人,錄取2909人,實際報到1925人。
2.2022年各類別招生錄取情況分析
2022年學院通過高職單招、高職對口、高職統招等方式招生,最終錄取2909人,報到1925人,報到率66.2%。
表 2-1 2022 年各招生類別情況匯總表
類別 | 錄取數(人) | 報到數(人) | 報到率(%) (報到數/錄取數) |
高職單招 | 243 | 162 | 66.7 |
高職對口 | 1182 | 785 | 66.4 |
高職統招 | 1484 | 978 | 65.9 |
合計 | 2909 | 1925 | 66.2 |

圖 2-1 2022 年各招生類別錄取數所占百分比
(二)畢業生面向三次產業就業情況
1. 2022屆畢業生就業產業分布情況
2022屆直接就業畢業生的所在單位主要面向產業以第二產業為主,第三產業次之,第一產業最少。在第一產業就業的畢業生有11人;在第二產業就業的畢業生有403人;在第三產業就業的畢業生有362人。
表 2-2 2022 屆畢業生面向產業占比
序號 | 行業類別 | 就業學生人數 | 占比 |
1 | 第一產業 | 11 | 1% |
2 | 第二產業 | 403 | 52% |
3 | 第三產業 | 362 | 47% |

圖 2-2 2022 屆畢業生面向產業占比圖
2.2022屆畢業生薪資待遇情況
通過對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和畢業生調查,2022屆畢業生就業平均薪資:畢業生見習期間基本工資在3031元/月;最高薪資在7000元/月。
表 2-3 2022 屆畢業生薪資區間分布
序號 | 薪資區間 | 就業學生人數 | 占比 |
1 | <3000元/月 | 329 | 40% |
2 | ≥3000元/月<4000元/月 | 429 | 52% |
3 | ≥4000元/月 | 68 | 8% |

圖 2-3 2022 屆畢業生薪資區間占比
3.畢業生專升本情況
2022屆畢業生中,經過學校選拔,68人分別被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南寧理工學院、桂林學院、柳州工學院、桂林信息科技學院等本科院校錄取。有3人因個人原因,放棄升本。實際升本人數為65人。
(三)在校生發展
學院秉持“立德樹人”理念,以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為指導,大力改進舊有做法,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全院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取得顯著成效。
1.大力弘揚志愿精神,深入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
案例 2-1:學院新冠疫情防控師生志愿者助力屬地疫情防控工作,受到屬地新冠疫情防控小組表彰!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廣西科技職業學院發揮護理專業的專業特長,積極組織學生志愿者參與屬地疫情防控工作,成為屬地疫情防控工作中重要的補充力量。
2022年3月,扶綏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給予廣西科技職業學院“扶綏縣區域核酸篩查工作表現突出集體”表彰,同時有188名學生獲“表現突出個人”表彰!





2. 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升專業服務水平
學院現有輔導員共計49名,其中專職輔導員21名,兼職輔導員28名。為進一步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推動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本年度開展了多次多種形式輔導員培訓,包括輔導員常規工作及案例研討、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及突發事件處理等專題培訓。學院通過對輔導員隊伍的培養,整體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形成專業性高、實效性強的工作模式。
案例2-2:院長高度重視教輔隊伍建設,親自開展培訓
教輔隊伍是維護學院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學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教輔隊伍建設,由院長親自組織開展相關培訓,為隊伍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3. 完善學生獎勵資助體系建設,助夢學生成長
建立和完善學生獎勵資助體系,通過評選和發放國家獎助學金、院本獎學金、勤工儉學津貼等為學生成長和成才提供支持。2021-2022學年,學院共有2904名學生享受國家獎助學金、校內獎學金,共計發放72萬元。完成自治區建檔立卡家庭困難1371名學生免學費共計294.77萬元。完成36名勤工助學學生的補貼發放工作,累計發放勤工助學金1.28萬元。使大學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方面有所提高。學院通過展板宣傳,優秀學生報告會等形式,營造勤奮好學、爭優學優的校園氛圍,起到了積極極的促進作用。
表 2-4 獎學金發放情況統計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獎助人數 | 獎助金額 (萬元) |
1 | 國家獎學金 | 4 | 3.2 |
2 | 國家勵志獎學金 | 144 | 72 |
3 | 國家助學金 | 2904 | 496.77 |
4 | 一等獎學金 | 36 | 2.52 |
5 | 二等獎學金 | 37 | 1.85 |
6 | 三等獎學金 | 36 | 1.08 |
7 | 學生勤工助學補貼 | 36 | 1.28 |
8 | 助學貸款 | 1732 | 1384.97 |
9 | 廣西建檔立卡家庭貧 困學生 | 1371 | 294.77 |
10 | 學院資助家庭困難學生 | 19 | 2.82 |
4.建立學生心理服務中心,提高心理服務水平
學院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開展工作:2位專任教師及1位兼職教師,保質保量扎實完成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職業心理素質訓練系列課程的講授,實現了課程教學的全員覆蓋。同時,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為愿意助人自助、自我覺察、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同學、心理委員、學生干部等的深層次需求,提供學習平臺,為他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提供良好的基礎。課程體系越加針對有效,完善立體。
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各功能室的軟硬件設施不斷完善,服務水平繼續提高。學生心理測評、咨詢、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組織、開展和指導等日常工作有序開展。心理健康服務中心運用“瑞格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統”等信息化手段輔助開展學生心理測評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全年心理咨詢服務師生61人次,同時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并進行統計分析、對策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形成測評報告。為教育教學提供了詳實的基礎數據資料,為學院心理健康工作獻言獻策。
圖2-5 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三、教育教學質量
(一)扎實推進學院教育教學
1.抓好實習和實訓,夯實實踐教學
(1)校外頂崗實習
2022年,學院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為學生開展校外頂崗實習做好保障和服務。學院領導通過實地走訪等方式,深入學生實習一線,掌握學生實習動態,為學生校外頂崗實習提供幫助。在學院領導、老師的指導和關懷下,學生校外頂崗實習獲得了實習單位的充分肯定。
案例3-1:實習單位表彰表現突出實習生
鑒于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表現突出,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給予陳美玲等5名學生“2022年優秀實習生”稱號。

(2)校內實踐教學
學院高度重視實踐教學,把實踐教學作為專業教學的核心環節納入課程體系設置中,理論教學與實訓、實習有機融合,密切聯系,建成了集技能訓練、技術應用功能的校內實訓基地(室)35個。學院擁有各類實踐教學設備,總值1563.06萬元,生均設備值為:3183.4元/生。除日常校內實踐教學外,學院積極組織校內技能比賽,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積極性和技能水平。
案例3-2:醫學院組織開展第二屆護理技能大賽(校內賽)
醫學院根據專業特點,繼續開展“第二屆護理技能大賽”。比賽在師生中獲得熱烈反響。

2.校企合作的良好開局
為更好地提高我院學生的實踐能力,學院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扶綏縣分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在通信技術專業開展專業共建。企業為學校建設通信實訓室1間,第一期投入多種類型通信設備,價值112.15萬元。實訓設備的數量和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實訓條件明顯改善,技術技能培養能力大大提高。
圖2-6:通訊實訓室設備(樣板)


3.加強考取職業技能證書
學院教學以豐富的職業核心能力訓練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充足的實訓設施保證了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學院積極鼓勵學生考取職業技能證書。2022年學院有224名護理專業畢業生參加護士職業資格考試,其中181人通過考試,通過率為80.8%。
圖2-7:19級護理專業學生護士證書(抽樣)

4.做好團委對學生課外活動的引領,和推動學生社團建設,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2022年,學院團委舉行多項具有教育意義、形式新穎的活動,豐富了全校師生的校園生活,加強了學院的精神文明建設,為學院的教育教學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在學院團委的帶領下,目前學院共有學生社團19個,注冊成員達1770人。學生社團的設立有效提升了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的參與度,極大的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案例3-3:學院團委承辦“清廉建設進學校 迎接黨的二十大”青春歌會活動
2022年9月28日晚廣西科技職業學院成功舉辦了由學校黨支部主辦、學院團委承辦、學生會協辦的“清廉建設進學校 迎接黨的二十大”青春歌會活動,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嘉賓有廣西科技職業學院黨支部書記銀聯飛、校長李國淮等學校主要領導參加活動。


案例3-4:學院學子獲評國家級“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在以“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為主題,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聯合開展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活動中,學院學生關俊杰經過激烈競爭,最終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二)教育教學改革初見成效
1.在校生滿意度
學院通過網絡調查等方式掌握教育教學動向。2022年在校生對教學滿意度為96.08%,其中課堂育人滿意度為96.01%、課外育人滿意度為96.29%、思想政治課教學滿意度為96.67%、公共基礎課(不含思想政治課)教學滿意度為95.99%、專業課教學滿意度為96.04%。2022年學院在校生共有4100人次參加滿意度調查,保障了調查數據的有效性。
圖3-1:在校生各項滿意度占比圖

2.畢業生滿意度
2022屆就業和正在讀本科的畢業生中,有72%的人認為學院的教育教學培養水平對現在的工作或學習表示滿意。畢業三年內的畢業生有80%的人認為學院的教育教學培養水平對現在的工作或學習表示滿意。
3.其他重要滿意度
學院教育教學的有序運行有賴于全院教職工的辛勤付出。通過對教職工共計100人次的調查,有82%的受訪教職工對學院教育教學工作表示滿意。學院對用人單位開展了2022屆畢業生共計500人次的素質滿意度調查,有80%的用人單位對學院畢業生表示滿意。在學院對共計100人次的學生家長調查中,有76%的家長對學校教育培養水平表示滿意。
四、國際合作質量
目前學院的教育教學立足地區和面向國內發展,國際合作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五、服務貢獻質量
(一)2022屆畢業生人才貢獻分析
為促進畢業生就業,提高招聘質量,結合專業特點和實際情況及企業需求,通過組織學生通過專場招聘會、網絡招聘會等方式為國內各地區提供了大量人才。
1. 畢業生就業地域分布表情況
學院畢業生就業流向,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山西省、浙江省等個4省市。以上區域內就業總計754人,占比54.40%(其中廣西區內就業535人,占比38.60%;廣東省就業共計141人,占比10.17%;山西就業41人,占比2.96%,浙江就業37人,占比2.67%)。
表 5-1 2022 年畢業生就業地域分布
廣西 | 廣東省 | 山西省 | 河北省 | 新疆 | 山東省 | 青海省 | 江西省 |
535 | 141 | 41 | 0 | 2 | 1 | 0 | 0 |
云南省 | 安徽省 | 陜西省 | 江蘇省 | 內蒙古 | 河南省 | 浙江省 | 湖北省 |
1 | 0 | 0 | 4 | 0 | 0 | 37 | 1 |
2.2022屆畢業生對主要行業的人才貢獻
學院2022屆畢業生就業行業主要在互聯網開發及應用、批發和零售業、商務服務業等。2022屆畢業生對主要行業的人才貢獻比例如下。
表 5-2 2022屆畢業生對主要行業的人才貢獻比例
名稱 | 互聯網開發及應用 | 批發和零售業 | 商務服務業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衛生和社會工作業 | 制造業 | 建筑業 |
比例 | 9.10% | 8.44% | 6.78% | 5.34% | 4.76% | 4.76% | 4.55& |
3. 對本地區的人才貢獻
2022屆畢業生對本地區的人才貢獻情況如下。
表 5-3 2022 屆畢業生對本地區的人才貢獻
主要就業城市就業城市 | 占本校畢業生就業人數比例 (%)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62.71% |
其他省市 | 29.19% |
4. 對不同類型企業的人才貢獻
2022屆畢業生對不同類型企業的人才貢獻率如下。
表 5-4 2022 屆畢業生對不同類型企業的人才貢獻率
類別 | 比例 (%) |
國有企業 | 3.77 |
民營企業 | 29.54 |
中外合資/外資/ 獨資 | 0 |
政府機構 /科研事業 | 45.63 |
非政府或非營利組織(NGO 等) | 0 |
六、政策落實質量
(一)堅持黨對教育的領導
2022年,在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崇左市委和扶綏縣兩新黨工委的正確領導下,學院黨支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加強黨支部規范化管理,充分發揮學校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為學校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確保學校按照黨的要求辦學立校、教書育人。
1.黨員發展情況
中共廣西科技職業學院支部委員會現有在冊黨員21名(含3名預備黨員),流動黨員0人,發展對象29人,入黨積極分子200人。隨著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學校急需快速壯大黨員隊伍,增強黨的政治建設,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建設,把好民辦高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支部向努力向總支或黨委建制發展。2022年學院黨員發展工作繼續穩步向前邁進。
黨員發展情況對比表
年份 | 啟發教育人數 | 遞交申請書人數 | 積極分子人數 | 發展對象人數 | 預備黨員人數 | 正式黨員人數 |
2021 | 1300 | 300 | 101 | 19 | 15 | 1 |
2022 | 1500 | 461 | 200 | 29 | 14 | 1 |
表6-1 黨員發展情況對比表
2. 嚴格組織生活,落實基本制度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是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一年來,我校黨支部始終堅持好“三會一課”制度,緊密聯系工作實際,不斷深化理論學習,豐富學習內容,并且每位黨員針對自身學習做出思想匯報。按照2022年黨建工作要點、黨建工作考核指標扎實開展黨建工作。今年著重集中學習了“二十大”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年貫徹黨史學習”、“中心組理論的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等,堅持每月開展固定黨日活動,讓黨員代表在黨日活動上發表感言,最后由書記做出點評、總結,為后期的工作學習指明了方向,激發了黨員的參與熱情,提升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通過學校官網和微信公眾號及時做好黨組織各大會議召開前后的宣傳學習。
3. 黨員隊伍建設
創新黨員教育方法,有效利用互聯網+方式(線上視頻會議),黨的理論知識測試、微黨課等,豐富黨員的教育形式和內容,增強黨員學習的積極性和靈活性,黨員教育效果有較明顯的進步。積極組織黨支部書記、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紀檢委員參加上級黨工委組織的集中培訓,并取得了相關學業證書。平時能夠引導黨員利用共產黨員網、學習強國APP等進行個人學習,每月20日進行一次學習積分匯報,落實學習成效,夯實黨員理論基礎。堅持和完善日常理論學習制度,通過專題學習會、專題研討等,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斷用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對黨忠誠教育,靈活運用專題學習、線上線下學等方式,組織引導黨員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結合支部“三會一課”、固定黨日+活動、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等基本制度,組織黨員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黨章,黨員要嚴格遵守黨章、堅決貫徹黨章、自覺維護黨章。通過開展重溫入黨誓詞、過政治生日、全民閱讀、黨報學習、黨史知識測試、微黨課競賽、書記講黨課、打卡紅色基地等黨性教育活動,抓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并且開展“關注黨員成長·激發組織活力”培訓共14次,推動廣大黨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4.黨員教育開展情況
積極參加區、市、縣有關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認真領會會議精神。結合工作實際,成立以學校支部書記為組長,校長為副組長,學校黨務工作者、中層干部為成員的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進行了分工,明確工作職責。堅持以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為主要目標,以銘記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認識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感悟始終不渝為人民的初心宗旨、掌握重大理論成果、傳承偉大精神、領會寶貴經驗六個方面為主要學習內容,共開展黨史學習相關活動不少20次。
案例6-1:“將《紅色傳奇》進行到底”系列活動
自今年6月份以來,廣西科技職業學院開展以“將《紅色傳奇》進行到底”為主題,以對黨忠誠教育為主線,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背景,線上線下開展了“走湘江戰役紅色路線、看紅色傳承晚會、升賡續紅色血脈,感黨恩、跟黨走的七一主題升旗活動、唱紅色歌曲、建紅色文化長廊”等系列活動。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夯實教育教學人才基礎
學院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打造專兼結合、素質精良、結構合理、師德高尚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195人,教師隊伍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目前教師隊伍可滿足教育教學順利開展。學院將中青年教師培養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學院在校內積極組織中青年教師開展業務學習,并鼓勵教師積極參加自治區級教師相關培訓。
案例6-2:學院組織教師參加自治區人社廳
2022年,學院組織周國慶等4名優秀教師參加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培訓中心組織的全區第一期創業培訓(SYB)師資培訓。經過教師們的辛勤努力,最終4名教師全部獲頒創業培訓師資合格證書。學院創業培訓教師隊伍素質得到極大提升。

(三)科學謀劃,用好學院建設資金,實現學院內涵發展
結合學院發展規劃和年度重點工作,按照“全面覆蓋,重點突出,權責對等,約束有力,結果運用,及時糾偏”的原則,科學謀劃政策資金使用。一是全面加強各部門各單位政策資金使用的預算、實施、監控、管理。二是強化對重點單位、重大項目、重要領域項目資金的監控,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三是逐步建立重大政策和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機制,探索性開展整體績效評價工作,按時報送績效自評報告,及時公開績效自評結果,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安排預算、完善政策和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財政定額定項補助專項經費撥款逐年提高;
2022年,收入合計4387.06萬元,其中事業收入4385.2萬元,占99.9%。
經費支出方面,教育支出3899.472萬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支出1920.4萬元、設備采購支出306.03萬元等。在保障人員支出的情況下,學院對日常教學經費、師資培訓經費、圖書資料費、教研教改經費、實踐教學經費等教學經費的投入均保持了一定幅度的提高。本年度日常教學經費支出150.1萬元;教學改革研究和師資建設支出15.98萬元;圖書購置支出56.8萬元,充分保障了學院軟實力提升和專業建設的資金需求,為學院內涵建設提供有力資金支持。
七、挑戰與展望
通過總結發現學院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以下挑戰:
(一)存在的挑戰
1.經費缺口大
隨著國家教育投入逐年增長,學費成了學院運行的資金主體,如果學院生源穩定,就可以通過收費實現校內良性循環,對外來資金的需求會下降,但是我院的招生情況并未達到非常理想的程度,規模小收費少,舉辦者資金投入成了學院運行的主體,若非舉辦者有一顆辦學的熱心,學院難以繼續運行下去。沒有強勁持續的后續建設資金,辦學條件改造困難,制約了學院的發展。
2.教師留存率不高
民辦學院的非編制性,福利待遇與公辦院校存在差距,給學院的教師聘用帶來約束,雙向選擇也難以實施,難以吸收和留用高素質的教師。
3.其他非校因素限制
專業布局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沒有完全結合、辦學投入相對不足和社會服務能力不足等因素影響我院人才培養質量和學院整體發展。
(二)下一步展望
1.優化管理水平及資源配置
提高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是學院管理中的永恒話題。高校內部結構很復雜,條塊分割、功能重疊、責任不清等都是其結構特點。因而,我院需要提高管理水平,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協調好人、財、物、事之間的關系,落實“崗位目標責任制管理”制度,合理優化資源配置,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實現效率最大化。
2.實施質量立校戰略
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院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探索校企深度整合的辦學體制和長效運行機制,積極探索與企業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機制。深化教學改革。推進教學內容改革,堅持課堂教學和現場教學并重,理論考試與實際操作考核并重,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證書并重,融“教、學、做”為一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
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心理人格素質協調發展。
4.繼續加強招生宣傳工作
增強全員招生意識,加大學院宣傳力度,創新招生思路,培養校內外招生骨干,努力提高招生人員素質和工作水平。
我們在未來的發展和建設中,會不斷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以便能更好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院發展。
八、附表
表1 計分卡

表2 滿意度調查表

表3 教學資源表

表4 國際影響表

表5 服務貢獻表

表6 落實政策表
